许余洁(联和数字经济研究所学术所长、首席经济学家)
近日,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推进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称为“意见”),这是一个旨在促进广东省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政策文件,重点在于构建一套完善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和配套政策,以期到2025年形成较为成熟的市场机制。
意见响应了国家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围绕推进数据产权制度建设、完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构建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建立健全数据要素治理制度、提升数据要素赋能高质量发展能力、构筑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协同发展新范式等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被称为广东版“数据二十条”。
这种全面的制度设计,确保了数据要素市场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为全国一盘棋的数字经济战略规划提供了地方实践经验。意见不仅着眼于当前市场建设的紧迫任务,也布局了长远的发展战略,对于推动广东省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与其他地方发布的类似政策文件相比,意见体现了鲜明的广东特色和创新亮点,具体表现在:一是数据资产入表与价值核算方面,意见强调将数据要素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导数据资产入表,这在推动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走在前列。二是重点强调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意见突出了推动实现粤港澳三地数据协同与流动规则机制联通,支持多领域探索建立科学规范认证制度、数据出境标准合同规则、安全评估标准等规章制度,同时推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多边争议解决机制,利用湾区内的数据流动与合作,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区域一体化进程,这在全国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尝试。三是数据基础运营体系构建。意见明确提出构建数据基础运营体系,这是在数据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创新点,旨在通过体系化运作提高数据要素市场的效率和安全性。四是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实施意见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更注重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旨在通过数据流通与分享,驱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五是金融助力市场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了金融对数据要素市场的支持作用,显示出广东在利用金融工具促进数据要素价值转化方面的重视,这与金融业作为广东支柱产业的地位是相匹配的,符合数据要素支持产业发展的背景。作为我国第一个金融业增加值破万亿元的省份,广东的金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达30%,其各项主要金融指标保持全国领先。
纵观目前地方类似规划,北京和上海等地的政策文件可能更侧重于战略定位,如北京的“五子联动”建设强调的是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引领,上海则聚焦于数字化转型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由于区域经济特点以及与港澳的特殊合作关系,广东更注重数据要素市场的制度建设和区域合作。北京、上海更侧重于在数据治理、数据安全、数据开放共享等方面,而广东在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和市场机制创新方面更为具体,更注重数据要素市场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及利用自身区位优势推进区域数据合作和国际化进程。
通过广东版“数据二十条”,我们还可以看到全国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的一些共性问题和方向性的建议。比如,通过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机制,以及参与国际数据治理规则制定,广东在数据治理上力求规范化,这有助于减少因标准不一导致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促进了数据要素市场的标准化发展,为全国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实践经验。
在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各行业、各地区的实际需求和差异专业股票配资利息,尤其是地方特色和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性,推动实现关键领域的数据共享和互通,还需要加强数据产品设计、市场交易等配套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为数据市场建设奠定良好基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意见不仅为广东省的数据经济发展提供了路线图和方法论,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